太陽花學運退場,行政院長江宜樺近日首度暢談他的學運省思,包括政府必須謙卑面對青年有參與公共政策的需求、新科技足以改寫民主政治面貌,及政府必須調整決策形式,納入多元聲音。江揆的省思,顯示政府有意修補學運傷痕,嘗試在體制內去化隱然出現的世代對立。不過,這條路不應該只是江揆或是馬總統的個人功課,更是台灣各世代、各政黨,現在就必須努力解套的集體課題。
江揆提及,過去他「以為」青年關注的議題,無非就是教育或職涯發展等議題,但是歷經學運之後,他才驚覺,這個世代的青年,並非是一群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的「草莓族」。相反的,青年對於公共事務與國家未來,擁有強烈的參與感,也盼政府資訊與決策過程,更加公開、透明。
為了改善過去錯誤的認知,江揆說,他最近會密集安排與青年學子開放式對話;行政院研議召開的經貿國是會議,不僅會廣邀青年代表參加,也會與網路平台或非營利團體合作,讓更多網路公民可以虛擬形式參與實體的經貿國是會議。
江揆對青年跨出的善意「一小步」,正好踏在學運後,不少青年與政府互信基礎最為薄弱的險冰上。江揆最終會不小心失足,賠上政治生命,還是能逐步化解青年怨懟,緩解近來這股隨學運放大、卻又隱而未發的世代衝突,目前尚不得而知。不過,外界不宜將此視為江揆個人考驗,而是要當成各世代必須面對的「共業」。
太陽花學運,雖是以「反服貿、反黑箱」之名作出發點,但是在過程中逐步顯現的反中、恐中與反馬情緒,卻是澎湃到讓人必須深入思考,過去包括我們在內的「這幾代人」,到底做了什麼與少做了什麼,讓新世代青年甘於以極度挑戰政府公權力與跨越法治紅線的作法,表達強烈的憤怒、不安與恐懼。
過去這幾代人勤奮工作,加上政府廣設大學,讓新世代青年多能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拜政府大力推動資通訊產業,與打造便利的寬頻環境之賜,也讓青年對於使用新科技、新媒體毫不陌生。但是,這十幾年來,政府產業政策失靈,大學普設卻未能帶來人力加值效果,且國庫日益空虛,十足讓時下青年暴露在22K、買不起房、養不起孩子,及必須延後退休的風險中。
是以,當政府宣示,還要再開放國門,加速走向經貿自由化時,不少青年只會著眼於手中的籌碼恐因競爭者眾,變得愈來愈稀薄,並不會想到,因為市場開放,也多出了更多就業與創業機會。這些都是近期準備放下身段與青年對話的治國菁英,以及有意參加經貿國是會議的這幾代人,必須先理解的青年心境與處境。
政府近期要做的事,是積極與青年和解。不只是要盤點、檢討過去上路迄今的眾多青年政策,有哪些大而無當之處,讓青年感到難以在此世道上安身立命、對未來也有諸多質疑。此時的政府與企業在共同催生產業政策時,也必須積極設想青年參與的空間,莫再一如過往,把青年當成是與台灣經濟發展無關的「局外人」。
台灣經濟的發展,必須靠著同一屋簷下的眾多世代齊心努力,不能總是只有一群人想促進一些事,另一群人再竭力反對。體制外的過度動員,無助事情的解決,只會讓台灣內耗加重、所有人均疲憊不堪。
在這波學運中,不少人因為不同的世代、價值觀,乃至於國族認同而撕破臉,但是唯有和解、包容與分享,才有助台灣打開僵局、朝前邁進。近期即將舉行的經貿國是會議,就是一個讓不同世代、政黨可以共同對話的體制內平台,我們將督責政府開放心胸、凝聚各方共識,不容許淪為大拜拜或是摸頭的場合。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