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核四封存 有感衝擊


當前行政部門與國民黨團決定2016年以前先暫時封存核四,不處理,未來交由全民公投決定去留。在當前激情的社會氛圍下,此舉有助於緩和社會氣氛,亦能讓全民有時間能夠全面思考核四問題,甚至更新過時的資訊,不失為一步緩棋。然而全民仍須充分了解停用核電所造成的後果,以及未來需背負的代價。


一國只要經濟仍持續成長,用電量成長率就會隨之上揚。就連日本在1990-2010年間,儘管經濟成長率趨近於零,但用電量年成長率仍有1.3%;台灣在2000年之前,經濟成長率與用電量成長率則是差不多1比1成長,在2000到2012年間用電量成長率才開始低於經濟成長率,大約是經濟成長率達4%,用電量成長率為3%。


在馬政府倡導節能省電並落實能源價格合理化政策措施之下,2008年至2013年電力效率顯著提升,年平均達1.7%,但是未來能否長期維持下去,其實仍是有疑慮的。因此若沒有核四,對台灣供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若以2013到2024年用電年成長率2.2%計算,若核四無法商轉,到了2016年電力備用率將會降至10%之下,到了2018年,火力發電的協和電廠與核一廠一號機將陸續除役,電力備用率更將進一步降至6%之下,屆時缺電機率將大幅增加,限電將無法避免。


另外,若是核四不商轉,改採天然氣發電,那麼2016年電價就將上漲一成,經濟成長率因此受波及將降低0.13個百分點,消費者物價漲幅則增加0.34個百分點;若是全面廢核的話,狀況就更加險峻,電價將大幅飆漲40%,衝擊經濟成長率0.52個百分點,物價漲幅也將大增1.34個百分點。


目前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多在1%左右,中央銀行的目標則是控制在2%之內,一旦因電價大漲導致物價額外增加1.3個百分點,就將衝破2%通膨目標值,在現在民眾所得增加有限的狀況下,這絕對會是相當有感的影響。


除了電價漲,停用核電廠帶來的還有缺電風險、供電量不穩問題。對耗電量大的石化、鋼鐵、水泥等產業首當其衝,將是一大威脅。


在這些大耗電的傳統產業外,電子資訊產業其實才是台灣耗電量第一的產業,占比高達三成,而當前電子資訊產業占台灣製造業GDP比率達65%,缺電問題對製造業的影響極大。


另外,服務業整體用電量達22%,包括冷藏、電梯等等設備都需要用到電,對未來產業衝擊將會是全面性的。


除此之外,若停用核電,改採以燃煤為主的火力發電,或是天然氣發電替代,還將會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問題。若以燃煤替代,溫室氣體將增18%;若以燃氣替代,將增10%的排放。台灣對國際承諾要在2020年前將碳排放量降至2005年水準,原本就已經不是易事,若要額外減少更多的溫室氣體,困難度將更高,未來還加上停用核電的考量,恐怕會遭致國際質疑,甚至制裁。


以上種種因素都是廠商是否選擇在台灣投資的考量,投資環境的長期發展絕對攸關廠商的投資意願。核四停建對當下環境不致造成立即衝擊,但長遠來看,在電價上漲、缺電風險的負面因素環伺之下,將不利投資,就會影響廠商當下的投資意願,進而造成產業外移,國內就業下滑等後果。


(本文是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口述)


※延伸閱讀》

‧時間軸/一分鐘掌握核四議題發展

‧專題/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