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光影追逐…你「維梅爾」了嗎


從阿姆斯特丹的中央火車站出發,約莫2個小時的時間,就能抵達位於海牙市中心的莫里茨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這裡是了解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最佳所在。除了林布蘭、法里布修斯、哈爾斯之外,還典藏三幅維梅爾的畫作,許許多多的旅人與藝術愛好者,不辭千里地舟車勞頓,只為了沉浸在維梅爾所形塑的空間與無可言喻的感動中。


要了解維梅爾的偉大,必須對500年前的歐洲文化有粗略的理解。早在15世紀初期,當南方的義大利仍在遠古神話與宗教題材裡摸索的同時,法蘭德斯地區(約略是今天的法國北部、比利時與荷蘭)就發展出嶄新的繪畫形式與風格。


這種源自於北方的藝術傳統,摒棄了國際哥德式甜美誘人的色彩及繁瑣鮮明的裝飾性,展現出有別於過去的人性與現實深度,它更趨近尋常市民的平凡生活,讓我們看見更內省、更具洞悉,也更穩定寧靜的理想狀態,而對於「人」細膩的描繪,也更能凸顯出身而為人的價值與定位。


珍珠耳環少女


看過就忘不了


我們從羅伯特‧康平(Robert Campin)的作品,就能觀察這種明顯的轉變。收藏於英國倫敦國家藝廊,繪製於1430年的《女子肖像》(Portrait of a Woman),就是荷蘭新藝術形式的最佳典範。這位雙頰略顯豐腴的年輕女子,肩頸以上包覆著白色頭巾,堅毅的視線注視著前方,內斂中蘊藉著某種不言而喻的苦楚。藝術家極力捕捉這位年輕女子的內在風貌,因而產生藝術史上第一幅我們可以理解的「肖像畫」。


荷蘭藝術簡潔的寫實精神與追求真誠的文化傳統,也對後世產生深刻影響。哈爾斯(Frans Hals)、林布蘭、斯提恩(Jan Havickszoon Steen),乃至於活躍於19世紀的安東‧茅夫(Anton Mauve)與文生‧梵谷,都是傳承荷蘭繪畫精神的藝術大師。不過一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後,歐洲才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維梅爾,這位被冷落許久的繪畫大師。


關於維梅爾的生平事蹟,我們所知有限,不過關於荷蘭黃金時代的研究文獻,讓藝術史家推理拼貼出維梅爾的生活面貌。出身於台夫特的楊‧維梅爾(Jan Vermeer),比林布蘭晚了一個世代。台夫特在17世紀新成立的共和國中,是荷屬東印度公司重要的轉運樞紐與投資中心,各式各樣異國奇珍與古玩藝品大量流入台夫特。在此地工作的藝術家們相當幸福,隨時可以接受不同文化的薰陶。


台夫特也是著名的光學之城,當時歐洲最先進的折射式望遠鏡,及後來居上的暗箱與顯微鏡,台夫特是重要的製造生產地(僅次於北方23公里的萊登)。因為種種地利之便,台夫特的藝術家們對透視法的研究、應用與執迷,也超乎其他城市的藝術工作者;再加上因應航海事業需求的製圖技術,精確嚴謹的細部處理,便成為台夫特藝術家最大特色。


林布蘭的弟子,也可能是維梅爾老師的法布里修斯(Carel Fabritius),就是台夫特風格的代表性人物,除了對於細節逼真地描繪之外,使用戲劇性的光影對比,強調「光」在作品中的效果,同時也展現出充滿生命力的創作能量。


《戴安娜和她的同伴》、《台夫特一景》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莫里茨皇家美術館關於維梅爾的經典收藏。每次我走近這幾幅作品時,都會被它所發出的「光」牽引,慢慢進入一個沒有時間,靜謐而永恆的神秘之中。在《台夫特一景》,我們會發現它並不是一幅考究緻密、寫實逼真的風景畫,維梅爾大膽地使用「點描(Pointille)」與「濕畫(Wet-on-wet)」來揮灑,創作出一幅自由而充滿詩意的風物詩。


傳達純粹孤寂


用畫筆說故事


被稱為「荷蘭的蒙娜麗莎」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洋溢著青春與永恆的魅力。畫面因為暈塗法而顯得溫暖圓融,透視點中心的珍珠耳環,營造出完美純粹的神聖空間,我們的視線不停地在女孩顧盼流轉的眼眸、泛著粉彩的嘴唇與珍珠耳環間游移,雖然沒有故事,但我們仍深深地沉醉在維梅爾的純粹與孤寂之中。


不過到最後,許多人還是會問:「維梅爾到底在畫什麼啊?」或許,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的一段文字,可以提供給我們微妙的觀點:畫中主角女孩,每次去維梅爾工作室回來後,她的父親就會問她的主人又畫了什麼?女孩都會不厭其詳地描述畫中的細節、光線給她的父親。終於有一次,她的父親忍不住問她說:「他到底畫了什麼?他在畫什麼故事?」女孩回答說:「他沒有在畫故事!」


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欣賞維梅爾的作品,就像欣賞一首詩一樣。對我而言,維梅爾的筆觸是詩,精淬的光線與純淨的空間,而不是用敘述的語言來講一個故事。透過維梅爾的光,我們看見藝術與現實世界的聯結,以及我們企盼的永恆。


(作者是作家、文史學者)




展覽訊息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


特展由聯合報系主辦,是台灣首度以維梅爾為主題的大型藝術教育特展,即日起至5月4日在中正紀念堂展出。


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ift.tt/1ckPdDj


文史學者謝哲青 / 圖/ 心提供 林浩一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