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亞洲四小龍」存在與否的深層思維


國家發展委員會管中閔主委日前一席「亞洲四小龍早就沒了」的講話,引發媒體的重視與熱議。反對派興高采烈藉此話駁斥馬總統宣稱台灣前五年經濟成長率為「四小龍第二」的說法;支持者則援引管主委原意,爭取民眾支持市場開放、解除管制來加速成長。然而,到底還有沒有「亞洲四小龍」?如果還有,台灣是否已從龍首變成龍尾?如果沒有,那我們的國際位置為何?新目標如何設定、如何追求?恐怕是更重要的議題。


管主委提到:新加坡國民所得幾乎超過我們一倍、韓國的實力是要挑戰日本、香港掛在中國巨龍身上,所以都看不到台灣,「台灣自己要看見自己面臨的困境」。這些話是用來警惕自己,要迎頭趕上先進經濟體,不要因策略錯誤而掉了隊。然而,如果有人不以此話作為警惕,反而導致有人妄自菲薄甚至自我矮化,可能就誤解了管主委的原意,造成不必要的後遺症。


「亞洲四小龍」的說法推測是在1970年代後期出現的,1980年代已經出現在許多國際文獻之中。1991年,哈佛大學著名的傅高義教授(Ezra F. Vogel)出版了「亞洲四小龍-東亞工業化的散播」之後,「亞洲四小龍」成為國際間討論經濟發展政策的典範;世界銀行在1993年出版了「東亞奇蹟-經濟成長與公共政策」,彰顯了四小龍的發展政策被國際開發機構重視的程度。但是,「亞洲四小龍」的稱呼近來的確已經逐漸式微,原因不在於誰被除名,而在於「東南亞四小虎」: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已經崛起,而原來的四小龍都已成長茁壯,進入富裕經濟之林。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都已將過去的「四小龍」列入「先進經濟體」中,無論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幾乎滅頂的韓國,還是目前身陷泥淖的台灣。


「亞洲四小龍」受到聯合國次機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的推崇,主要是它們在全球都採取保護主義時,願意逐步開放市場、降低關稅、減少政府干預,在1960到70年代產生了年均經濟成長率9%左右的耀眼紀錄,成為開發中經濟體的典範,以及國際機構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的樣本。目前,這幾個經濟體在所有的國際評比中都名列前茅,持續受到國際矚目。不管「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是否繼續存在,它們都已經「畢業」,也有人填補了它們原來的位置。


眾所周知,香港受惠於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新加坡受惠於東南亞勃興,加上兩地都有優良的政府治理,所以凌駕台灣和南韓事屬當然。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痛定思痛、去蕪存菁、勵精圖治:修憲讓總統任期五年一任,沒有連任包袱而充分展現魄力;加上全力衝刺國際經濟整合,藉文創在國際間攻城掠地,終於破繭而出、締造「韓流」。


然而,從務實面來探討,用美元直接換算的人均生產並不適當,經濟學界早就改用「購買力平價」(PPP)來消除物價和匯率變動的影響。而從1950年代起,台灣以購買力平價衡量的人均生產就排四小龍第三,今天仍是第三,還領先物價高漲的韓國兩成左右;而新加坡高出台灣也只有五成左右,並沒有所謂「從四小龍之首落於之末」的問題。


我們並非否認或拒絕面對管主委的憂慮,只是有必要把話說得更完整:台灣經濟目前雖然「悶」,但早已是富裕經濟體;只要努力,落後的距離很快可以趕上。國發會目前雖然相當努力,為台灣經濟找尋新路,但既然納進了「研考會」,就應該認真找出國家的「治理機能」在哪裡出了問題。誠如管主委所言,「環保審查機制」有問題,導致投資不振,那麼環保機制該如何調整,應該也是國發會的重要任務。最後,政府既然調查了「幸福指數」,那麼如何定位和運用指數,國發會也該深思,並為國人指引迷津、帶來幸福。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