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台灣迎擊經濟質變危機之道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2012年連續九度下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被輿論戲稱為「九降風」,大家仍記憶猶新,到了2013年又三度下調,即使今年2月18日主計總處略為上調經濟預測,仍不減各界對經濟成長率下修的擔憂。況且,與此下修趨勢形影不離的,還有GDP成長率落後全球的問題。在2011年以前,台灣經濟成長率總能高於全球平均,如今全球邁向復甦,平均經濟成長率來到3.5%,而台灣卻動輒陷入GDP保2或保3的窘境,顯見台灣的經濟運行已發生一定程度的質變。


造成台灣經濟質變的成因,可分為全球性與台灣特有的兩大面向。就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來,先是金融海嘯之後,全球貿易量成長減緩且背離自1950年以來,其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經濟成長的常態,讓全球化趨勢出現逆轉。同時,全球人口紅利泰半消失,也使全球生產力提升程度有限,拖累經濟成長;再者,從OECD所公布的BRICs(金磚四國)領先指標趨勢下滑可知,占台灣出口比重逾七成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高成長期已過,且台灣出口主力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又受到歐美國家因失業率居高不下,延緩薪資所得成長及中產階級消費擴張的影響,一直難有表現。這些中、長期的全球經濟結構變化,都將透過抑制出口的方式,致使外貿導向的台灣經濟受挫。


台灣與中國、韓國間的貿易往來關係,向來是影響經濟成長的重要變數,尤其是兩岸從早年的互補關係逐漸轉變為競爭關係後,中國大陸對台灣出口成長的助益便開始降低,一如近二年營運陷入苦戰的台灣面板產業。


此外,韓國與中國在近年來均積極簽訂FTA,大幅擴張經濟版圖,而台灣卻礙於政治地位特殊,難在區域經濟整合上獲得重大進展。更令人擔憂的是,當中日韓FTA成功締結後,三國將構成完整的亞洲製造業生產鏈,排擠台灣出口。


上述這些質變因子,已影響到台灣經濟的長期活力。即使台灣在《2013年IMD世界競爭力報告》排名中位列11,遠優於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國的22名及中國的21名。但投資環境的優等生與實際投資活動卻不成比例,2013年台灣民間投資占GDP比僅約16%,不及韓國與中國的25%及48%;而2012年淨流入台灣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僅0.67%,也低於韓國與中國的0.86%及1.49%。


由此可知,良好的投資環境並非吸引廠商增加投資的充分條件,惟有找到突破質變困境的方法,才能讓台灣找到新生機。


在全球化趨勢逆轉和新興市場成長趨緩的情況下,全球貿易量成長有限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廠商不應執著於過去優化生產過程所帶來的榮光,而是要改變過去的營運思維,從被動的順應需求而生產,轉為主動創造需求。例如,目前有些新興經濟體雖處於快速成長期,卻限於經濟發展較為落後、通信基礎建設不足,導致該地區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滲透率仍然偏低。因此,有能力的台灣廠商應提早參與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與當地服務商培養密切的合作關係,待基礎建設完善後,不只需求相應而生,該國更會成為台灣難以撼動的貿易夥伴。


同樣的,在全球人口老化的趨勢下,自動化生產勢必取代人力,成為新世代製造業的趨勢,而台灣乃為全球製造業翹楚,各種產業的製程都可在台灣找到蹤影。若能積極引導廠商提高自動化生產比重,並熟悉各種自動化生產將面對的問題與商機,以此累積出寶貴的台灣經驗,或可成為未來全球製造業師法的對象。


在全球與台灣的雙重質變力道侵蝕下,台灣的經濟成長動能恐被逐漸消耗殆盡。政府與企業必須求新求變,鼓勵創新創業,走出過去習慣的舒適圈,發展新的產業模式與經商關係,台灣經濟仍有可為,但這一切將取決於主事者的決心與行動力。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