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油價狂跌與物價低迷的背後


近來油價連跌七周,並還有可能再跌,引起全球關注,大家都在討論發生了甚麼事?有些認為其中藏有陰謀,指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聯手打壓油價,一邊美國拚命擴產,一邊沙國不僅不減產甚至反向增產,如此,不僅可令俄國陷入困難,而無力再插手烏克蘭爭議,另一方面也趁此把不具效率的產油國逼出供應體系。


但倘若從經濟上供給與需求的改變,來理解油價的變化,可能更可以看出端倪。記得在2005年油價還徘徊在每桶70美元左右時,美商高盛就喊到105美元,在2008年5月金融海嘯前,油價站上122美元後,甚至喊到200美元,當年高盛之所以如此看多油價,提出了所謂「供油觸頂」理論,作為其油價推論依據。事後來看,油價的確衝上147美元,要不是爆發金融海嘯,油價還有可能更高,不過,檢視實際石油的供需,不曾真正出現高盛所謂的「供油觸頂」現象,但為何油價可以達到所謂供油觸頂的價位?


這當然是投資者對於未來需求大於供給有著無限的期待與想像,但顯然現在這個需求大於供給的期待已經破滅。過去對於這個大期待,可以分成幾個部分,首先是美國貨幣量化寬鬆EQ政策,造成美元貶值,油價自然上漲;再者,即便EQ退場,那就表示,美國實質經濟已復甦,也需大量用油,但隨著美國頁岩油氣愈產愈多,這個期待也落空。


再來就是中國大陸,過去對於油價的期待,並未因為金融海嘯而破滅,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中國大陸持續快速成長,但依目前中國大陸的景氣趨勢或是本身的改革政策來看,要期待中國大陸再有大量生產成長,並不切實際。目前,中國大陸不僅用電量呈現低度成長,甚至還有許多月份出現負成長現象,因此,即便沙烏地阿拉伯降價以吸引亞洲客戶,但中國大陸仍減購沙國石油。


最慘的當然是歐洲,當全球其他地區生產指數都已經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唯獨歐洲生產指數卻只是當時的九成不到,同時還發生成長鈍化現象,在如此內需不振下,哪需要增加多少需油量?


事實上,目前全球價格低迷現象,不只是油價而已,金價早已下跌,除了原物料及資產價格外,就一般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包括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都顯現出物價低迷的現象,其中,美國雖然擔心在QE及經濟逐漸好轉下,物價成長會超越2%,但近幾個月來卻一直在2%以下徘徊;在歐洲,歐元區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只剩0.4%,眼看就可能產生負成長現象,而韓、星、中今年前八月的物價成長也分別只有1.4%、1.6%、2.3%,這與過去這些國家動輒超過4%的物價上漲情形,實有天地之差。


先前在全球QE的政策下,資金並沒有流向消費投資,消費投資成長有限,同時反映消費物價低迷,資金明顯流向房地產、原物料或貴金屬,如今,消費物價成長越來越低,貴金屬、原物料價格急轉直下,如果,房地產再崩,那麼2008年的政策努力,可以說是功虧一簣。


目前全球貨幣寬鬆仍持續,過去的投機資金,似乎也找不到避風港,倘若這些熱錢不往實質面的消費及投資方向,恐怕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只是未來這場災難會發生在哪裡?誰也不知道。


簡單來說,油價及物價下跌,從正面來看有助於消費投資,但在這個時間點來看,油價及物價低迷,更可能是反映消費投資不振的結果,而消費投資不振卻非價格因素所致,而是因為貧富不均,薪資低迷所造成,此時,把所有低價(包括QE下的低利率)解釋為利多現象,而忽略實質所得成長及分配問題,全球經濟循環將可能產生還未復甦就先到達停滯成長的階段。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