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經貿自由化必須全面性的影響評估


近半年來社會對台灣經貿自由化的政策方向,若非直接反對,至少也要求反思,這個現象的廣度與深度,絕非傳統的藍綠對抗可以解釋。各界歸納學生的怒氣及社會的怨氣,認為有些來自於自由化紅利的分配不正義,有些則是社會對兩岸互動及政府的不信任。這些都不是經濟產業問題,意味著後學運時代,政府對自由化政策的影響評估,必須改弦更張,才有辦法重新凝聚社會共識。


反服貿的原因複雜,更連帶使得自由經濟示範區,乃至於未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方向都出現了質疑與挑戰。在過程中,不但凸顯了過去政府處理自由化的透明度及民主參與的不足,更掀開了許多社會階層對分配正義的質疑。從政府對於經貿自由化的評估內容就可知道,這樣的質疑並非無的放矢。


從過去的台紐、台星經濟合作協定,到服貿及TPP,政府的影響評估,幾乎清一色都是純粹對經濟、產業發展的影響評估,所以社會大概掌握了對國民生產毛額(GDP)、對就業,及對不同產業間的利弊得失;但是任何的自由化政策,其影響層面絕非僅限於總體經濟與產業發展,更對社會各個族群、自然資源甚至國家安全有所影響。因此先進國家的自由化政策評估,除了經濟論述外,也同樣重視社會、環境等面向的影響分析。


以歐盟為例,其對於洽簽經貿協定之事前影響評估,就不是純粹的經濟效益分析,而是稱之為「貿易永續性影響評估」(Trade Sustainability Impact Assessment, SIA)。在SIA架構下,不但包含傳統的經濟影響分析,更包括了社會影響、環境影響等分析面向。在社會影響評估中,主要探討經貿協定對貧富差距、社會公平、教育及醫療等的利益及衝擊,而在環境影響下,則分析經貿協定對自然資源及環境的影響。


至於如美、澳等國,也會針對經貿協定進行「國家利益評估」。除前述的經濟、社會及環境議題外,一般也將國家、經濟安全,甚至文化影響分析,納入評估範圍。這些評估的目的,絕非反對自由化;相反的,是在自由化的大方向下,了解影響項目,規劃因應配套,以追求整體的最大利益。


從這些經驗來看,我國的評估面向顯然過於單一,欠缺多元性,尤其是過於強調經濟和產業效益,而忽略了對其他社會領域的影響。若是政府的決策是以現有的評估報告為基礎,則所謂「利大於弊」的口號,自然就顯得單薄,無法說服社會。特別是對於兩岸經貿協議,大家或許更想知道對於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以及對兩岸未來互動的政治意義。然而到今天為止政府的回應,基本不脫於「社會要求,被動回應」的模式,顯然沒有在事前進行評估,成為反對人士對政府不信任感的重要來源。


我們相信自由化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必須要堅定的向前走,沒有退路。學運以來各界的質疑,與其說是反自由化,不如說喚醒了人民對政府過於偏重經濟產業,不重視社會、文化及安全面向的不滿。這樣的氛圍,除了許多人質疑政府只看企業、看財團,沒有跟全民站在同一邊,更導致以自由化作為台灣更上層樓的重要基礎的願景與期待,不斷流失。


要扭轉這樣的局面,重建社會對政府的信心,除了溝通、檢討外,我們更呼籲政府儘快參考各國經驗,從兩岸貨貿協議及TPP作為起點,對於經貿自由化政策進行更為廣泛、全面的影響效益評估,納入社會、安全等面向,作為重新建立信心再出發的起步。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