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馬總統「再出發」 四危機待解













圖/經濟日報提供

馬總統任期最後兩年倒數計時,原本外界認為,此刻正是馬總統最無包袱、最能施展拳腳時刻,不料,在先後歷經兩岸服貿協議、學運與核四封存事件後,出現四大迫切危機待解,包括自由化、能源的選擇,以及財政危機、朝野內鬥,讓台灣經濟陷入晦暗不明中。

明(20)天是520,馬總統選擇到台中的中國醫藥大學與學子座談,作為他上任六周年的「再出發」,屆時,他將具體回應青年關心的房價、低薪與就業等議題。


國內目前仍瀰漫自由化與兩岸路線疑慮,使得政府幾項重大施政持續「卡關」。如國會尚未通過兩岸服貿協議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自由經濟示範區能否趕在立院本會期通過,也是未知數。此外,政府宣布核四封存後,也讓未來電力供應、電價、替代能源等問題,更顯刻不容緩。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直指,台灣此刻如此「悶悶不樂」,其實就是「信心」問題。對企業來說,投資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現在的局勢未完全塵埃落定,讓不少企業陷入焦慮;對青年來說,台灣長期的低薪、工作難找等結構性問題,也害怕日後難以成家立業。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則認為,台灣面臨的不是反全球化或反自由化問題,而是過去六年來,政府對外溝通機制出了大毛病,讓一些重大議題難以在社會上凝聚共識,「未來兩年,馬政府要好好思考,如何讓全民共享利益」。意即,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處理分配的問題。


胡勝正認為,儘管大陸經濟尚有降溫疑慮,不過,近期全球景氣已有好轉跡象,經濟有機會持續向上,政府此刻的施政重心,仍是「拚經濟」。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現在有一根麻煩的「硬骨頭」,馬總統要趕緊在任期內解決,就是政府財政問題。政府財源不足,不僅在景氣不好的時候,難以擴大公共建設支出,甚至還累及世代間出現各種矛盾與仇恨。從近期立法院順利通過課徵富人稅來看,朝野還是想解決政府財政問題。下一任總統,可能來自藍營,也可能來自綠營,相信朝野會更有誘因來合作解決。


馬總統任期最後兩年,他將留給外界的是美麗的驚嘆號,還是矛盾未解的爛攤子,國人都在看。


 / 圖/經濟日報提供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