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日銀把製造通膨當飯吃


黑田東彥於去(2013)年3月中旬就任日本銀行(日銀)總裁後,便積極執行其首相安倍晉三的大膽寬鬆貨幣政策,明訂在今後二年內,要將日銀創造貨幣的基礎貨幣增加二倍,拉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到2%之具體目標,以及要穩定長期利率。


一年來,日本經濟的主要表現有:物價已逐漸脫離通縮、實質經濟也正逐漸復甦,以及日本股價和都會區房價快速上漲,有形成「良性」資產泡沫的經濟復甦之「安倍景氣」的現象,顯示安倍和黑田二位主事者在拚經濟上對眼前問題的洞察力、意志力和執行力。對此情勢,最近黑田總裁表示,「這是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發揮了預期效果所致」。


黑田總裁的數量寬鬆釋金傳遞路徑,除了在擴大一般商業銀行在日銀的活期存款帳戶金額,有擴張信用的「數量」效果與白川前總裁一樣之外,每年釋金60兆至70兆日圓買進公債等有價證券、降低長期利率則還有擴張信用的「價格」效果。


此外,由於日本自1995年以來迄今,其CPI年增率有10年為負數,日本經濟陷入長期通縮和萎縮的困境,黑田總裁「2%通膨目標」則給了日本消費者和企業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日銀不但平時不斷喊出2%這個目標口號,而且對「預期」的機能有很大的寄望,把它當成促進日本經濟復甦一隻看不見的手。一年多來,黑田總裁的一貫立場是「2%通膨目標若達不到,則再寬鬆或情勢若惡化(例如,受提高消費稅之影響),不排除加碼寬鬆」。


日銀的基礎貨幣自去年3月以來迄至今年4月已增加54.45%,確實朝著倍增的目標在進行,實際支持著黑田總裁繼續寬鬆的口頭保證,因此黑田總裁「言行一致」的誠信,在市場上便形成強烈的「通膨預期」。


據一分去年的報導,日本消費者對預期通膨率曾由2013年1月低於2%上升到同年7月之2.8%,再者,另據日本內閣府今年5月的調查,日本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預期通膨率有38.9%的人認為會在2%至5%之間,認為不到2%的只有18.5%。


上述的預期在性質上較屬於理性的預期,因現行政策的改變而大幅修正了過去對未來通膨的看法,有別於對過去若是零通膨,明年大概也差不多是零通膨的適應性的預期。


「預期2%通膨率」就能當飯吃嗎?是的,如果它能提高民間實質所得和促進就業,應該是可以的。日本「預期通膨」對實質經濟影響路徑如下。


一、消費者提前消費→企業收益轉好→股價上漲,二、實質利率下降→日圓走貶→出口企業外匯兌換收益增加→股價上漲,三、前述一和二兩項的資產效果→促進企業資本支出和刺激民間消費。


此外,實質利率下降亦有促進消費和投資的機能。由之,藉由上述資產效果和利率效果帶動民間消費和投資增加而擴大總需求,一方面引起國內物價上漲,另一方面提高國內所得和就業水準。


一般而言,匯率和股價等資產價格較易受到預期通膨的影響,外資對此現象也較敏感。但非金融商品的實物價格和薪資不太受預期通膨之影響,以致部分人士認為「2%通膨目標」難以達成。


再者,由於日本經濟有結構性的問題,第一、日本經濟基礎雄厚,日圓時有由貶回升的潛力,第二、日本企業全球化,國內薪資低迷,第三、能源進口比重偏高,日圓貶將不利改善貿易逆差等等,因此不易藉「預期通膨」壓低實質利率和匯率來有效提高總需求,因而實質面的「2%通膨目標」是比較難以期待。 (作者是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顧問)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