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台灣如何避免鎖進中國的懷抱?


318反服貿學運迄今已逾百日,由於「服貿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都因在野黨的全力杯葛而陷入泥淖,兩岸關係近乎全面停擺,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此時來訪,其意義乃格外重大。


張志軍在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進行的兩岸事務首長會議中,得到許多至為重大的結論,包括雙方同意儘快研究台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適當方式與可行途徑,以及針對服貿協議中引發爭議的產業儘快協商,並加速貨貿協議的後續協商等。


這種種突破意味著,只要立法院能順利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使後續的貨貿協議、服貿協議的絆腳石可以早日去除,則兩岸之間實質上等同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簽定,指日可待,而使經濟的進一步整合,甚至融合成為一超大市場,不再是空中樓閣,而台灣企業得以無障礙進入,充分利用這一個超大腹地以彌補數十年來飽受市場規模限制而有志難伸,無法與各國同儕並駕齊驅的卓越廠商,如魚得水而大展長才。


但兩岸經濟合作此一飛躍發展,也不免引來疑慮。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當初與馬總統的ECFA大辯論中,即明白指出,與其他重要貿易對手建立相互合作開放的關係之前,即一往直前地單獨與對岸建立等同FTA的關係,會將台灣「鎖進中國的懷抱」。


最近矢志角逐美國總統大位的希拉蕊女士,面對兩岸經濟合作的大跳躍,也憂心忡忡地表示,兩岸交流正面臨轉捩點,若台灣依賴中國大陸太深,失去經濟獨立將會影響政治獨立自主性,會讓台灣變得脆弱。


不論其政治立場或背景如何,這兩位女士的發言,都受到廣泛的重視,顯然不是無的放矢。因此,主政者若要人民完全放心,就必須以有效的手段消除種種疑慮。


兩者質疑的關鍵有二:其一是台灣經濟是否將因兩岸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而造成遠離世界、深入中國的走向;其二則是,台灣經濟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如何方得以減輕。因而任何對治手段都必須就此二關鍵發揮具體的影響力,乃至有效加以扭轉。但這樣的要求似乎過奢;對照目前馬政府的民意支持度,要完成此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直如癡人說夢。


這樣的看法其實大謬不然,因為這樣的手段不僅可以找到,而且近在眼前,已經推動逾三年,而在立院待審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正是一舉扭轉上述兩種疑慮的最佳解方。


學者專家面對台灣經濟日漸邊緣化的困境,每每大聲疾呼趕快與主要貿易對手簽訂FTA,其實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空話。多年來眼見南韓藉簽定歐盟、北美、東協幾個巨大經濟體的FTA,將台灣的主要市場蠶食鯨吞,馬政府已殫精竭力爭取任何簽FTA的機會,為國人有目共睹;但十餘年來,除了若干盟邦小國,亦只有紐、星等國有所斬獲,其實是非戰之罪,一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坦率指出,乃受制於中共的掣肘。因而除非與對岸成為自由貿易區,全無突破困境的可能。


此時,台灣不妨仿效星、港之前例,單方面向全球各國全面自由開放,由於其條件尚較雙邊FTA更為優厚,跨國企業與投資者必踴躍而來,台灣即可跳脫「鎖在中國懷抱」的疑慮。同時,台灣的地理優勢與海洋立國的客觀條件,數十年來在鎖國與保護主義的約制下,強大的潛力無從發揮,一旦全面自由開放,其相對競爭力比諸新加坡猶有過之,則台灣經濟自立自強,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也可大為減輕。


當然,全面開放本非一蹴可幾,必須先尋求一點突破再擴大戰果。自由經濟示範區正是對症良藥,蔡英文主席與希拉蕊女士的疑慮均可一掃而空,豈能不全力以赴!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