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台灣也需要2%通膨目標


壞事的反面不必然是好事,有時候反而是無比可怖的夢魘。通貨膨脹就是一個絕佳的例證。


當物價全面上升,領固定薪資者個個叫苦連天,如果收入不能同比調高,實質的購買力受到侵蝕,肩頭的重擔就格外沉重。尤其在實質薪資倒退回16年前的今日,生活需用一分一毫的加重,卻成為難以承受之重。因而每一個薪水階級都殷切盼望物價停止上漲,若能進一步全面下降就是上天保佑了。


去年全年躉售物價指數(WPI)是-2.43%,對全體生產者而言,代表銷售單價下滑,獲利減少。但對一般消費者,與其購買支出直接相關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仍為正的0.79%,在倒退的實質所得之下,讓苦日子更加難熬;今年前兩個月CPI進一步降為0.4%,到底還代表消費者物價上漲。如果能直接降到零乃至成為負值,讓實質所得有所回升,方能解萬民於倒懸。


但不要說CPI降到零,成為負值,即使接近零的邊緣,加上長期為負的WPI,在有識者眼中,就面對十分嚴酷的通縮風險,一點也不能慶幸;因為通貨緊縮乃是有史以來最可怖的經濟災難,一旦陷身其中,十餘年難以自拔。因此,通貨膨脹固然讓人不悅,通貨緊縮更是洪水猛獸。


其實,緩和的通膨,雖然表面上對受薪者不利,對整體經濟則有正面的激勵作用,因為它對經營者有百利而無一害。物價升高,實質利率即隨之下降,對運用大眾資金投資、生產、雇工的經營者即有降低利息負擔之利。企業經營者進貨時物價低、出貨時價格高,獲利也自然加碼。廠商積極增產、增聘員工,則整體經濟加速成長,實質國民所得持續升高;勞動需求日甚一日,則工作機會增多、名目薪資上升。在此良性循環之下,原本擔心物價騰貴生活負擔加重的薪資所得者,隨著名目及實質所得步步高升,愁容也易歡顏。這也正是20餘年前通膨常高到近兩位數時,台灣經濟的寫照。


最近由於小豬下痢等事件,使肉類價格明顯上漲,儘管物價指數所受影響微乎其微,但一般消費者叫苦連天,主政者也努力平抑物價,對抗通膨、降低物價已成了全民共識。誰敢高喊小心通縮,應將成為眾矢之的,譏其不食人間煙火。


其中,容我們將輕微的通膨與相同幅度的通縮等量齊觀,依前推論,前者就像看似有些顛簸實質上卻一帆風順的坦途;而後者則如萬丈深淵,一失足即萬劫不復。台灣已站在懸崖的邊緣上,卻由於大多數民眾不明就裡、不知利害,全憑直覺而要求政府用力打擊微不足道的通膨,而步步退向懸崖。


職司物價安定的中央銀行在此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但近年來央行對物價安定的定義為:通膨,尤其CPI,不能超過2%,因而其努力目標即在於將通膨壓在2%以下,於是面對0.79%乃至0.4%的CPI至感欣慰。我們恐懼的是,2%以下已低至0.4%仍不以為是,若降到0或負值,實在更符合其目標?思之令人不寒而慄。


台灣的每人所得長年低於先進國家,十年來更為韓國自後超越,國人均十分灰心。但去年總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每人所得,台灣是在德、日、法等國之上,遠高於南韓高達17%,與我們的認知截然相反。其中的關鍵即在於我們從領導者到市井小民都患了嚴重的「通膨恐懼症」,無時無刻不在打壓物價,不斷以電價、水價亞洲最低做為標榜,而使名目匯率與購買力平價之間日積月累出現巨大的落差,更隱藏著低物價、低投資、低生產、低薪資的不利循環。


若要徹底打破此一不利循環,啟動物價、生產、成長、薪資的良性循環,頭一件事,就是立刻將央行的目標由CPI在2%以下,改為2%或2%以上一個溫和的空間。為達此目標,一面要全力宣導,扭轉大眾的錯誤共識,一面則可效法美、日等國,在2%未達之前,大膽地運用貨幣政策、匯率機制,全力以赴。


方今國事如麻、國家財政左支右絀,百廢待興卻無計可施,而盲目的全民共識正將陷整體於萬丈深淵之中,唯上述手段可一舉數得,主政者切莫再遲疑了。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