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國電視製造商削價競爭與當地需求強勁影響,超高畫質(UHD)電視持續落價,由於4K畫質影片尚未普及,降價速度之快讓人咋舌。
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初試啼聲的UHD電視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搶盡鋒頭,製造商希望複製高畫質電視(HDTV)的成功模式,爭相推出初期機型,價格訂在9,000美元與2.5萬美元之間。
|
圖/經濟日報提供 |
不過當時UHD電視因為價格昂貴,被視為超級富豪的新鮮玩意,如今隨著新款陣容將在下周CES擴大亮相,加上價格持續下滑,儘管可搭配的影片內容不足,仍可望吸引買家注意。
Sony與樂金(LG)等大廠的UHD電視在美國的售價已陡降,從幾個月前的4,500美元下殺到3,000美元,即使在日本,東芝55吋UHD 電視最深也大砍一半至30萬日圓(2,850美元)。較不知名的中國品牌小型款式更跌破1,000美元。
雖然削價競爭在消費者電子產品市場時有所聞,但這類新產品降價速度之快仍跌破專家眼鏡。樂金新產品研發部門主管艾勒希(Timothy Alessi)說:「這比我們預期的略早發生,我原以為談這麼大幅度的降價還言之過早。」
UHD電視又稱4K電視,標榜畫素是一般HD電視的四倍,知名廠商推出的多為55吋以上款式。
中國消費者喜歡追逐最新科技潮流,成為刺激UHD電視銷售的主力。研究業者NPD DisplaySearch估計,2013年全球UHD 電視共出貨190萬台,其中在中國就賣出170萬台。
DisplaySearch預測,2014年UHD電視出貨將增至1,270萬台,占總液晶電視銷售的6%,中國銷售可望占其中的78%,北美出貨量則估達80萬台。
雖然UHD電視仍是小眾市場,但由於4K影音內容不足,銷售亮眼仍出乎意料。
目前有線電視、衛星網路與藍光DVD等主要影像來源大多只支援HD畫素,原因之一就是4K影像數據龐大。
對此,日本大廠已採用額外晶片來轉換HD 影像,讓改良的畫質能在4K電視上呈現出來。
via udn經濟日報發燒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